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歌曲分类 >【书评】奇境中的爱丽丝

【书评】奇境中的爱丽丝

发布时间:2022-05-19 04:51:41
作者:渔文狩艺

读不懂的童话


第一次读《爱丽丝漫游奇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一书,大概是上中学的时候。磕磕绊绊看下来的结果是:没看懂。 


书上每一个字都认识,每一句话都知道在说什么,每个人物,他们在说什么、干什么,也都很清楚。但是加在一起,就是不懂。


究其原因,这个故事的模式与以往所熟悉的儿童文学模式实在是相差太远了。 


整个故事就是一个小女孩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跳进了一个兔子洞。掉到了不知多深的“下面”,到了一个疯疯癫癫的地方,遇到很多疯疯癫癫的人/物,经历了很多疯疯癫癫的事儿,最后在最疯狂的一件事中忽然醒来,发现原来是南柯一梦。 


这到底是什么呀? !


虽然看起来是一个“历险记”,却好像也没什么“险”。总应该要经历一个一个“困难”,然后在一些是外高人/物的帮助指点之下解决困难通关,这才算历险记吧。


更何况这种历险一点目的性都没有,即没有发现什么宝藏、也没有拯救什么人,甚至主人公也不是再找自己回家的路! 


全书没有一条连贯的主线,从头到尾都是一大堆七零八碎、乱七八糟的片段。没有善良集团也没有恶势力--连好人坏人都不分,还能叫童话故事吗? 


由于这种怪怪的感觉,后来很久都没再看这本书。多年以后,所留下的印象,也只剩下来爱丽丝、白兔柴郡猫和红桃皇后。对了,还有渡渡鸟和那场议会式赛跑。 


载入英国文学史册的作品


后来偶尔读到一点评述本书的文章,才知道,本书和它的续集《爱丽丝镜中奇遇》(Through the Looking-Glass)不仅在英国儿童文学史上地位卓著,而且在英国文学史上也是稳稳当当占一席,甚至于对英语本身都有贡献。


本书被誉为“荒诞文学”的开山之作,更是“literary nonsense” 的最佳代表作之一——书中众多的或原创或改编的诗歌/童谣。 


虽然我至今为之没搞清楚到底什么是literary nonsense,但是就从查到的一点点资料看,这种文体在英语当中非常重要。


它是英语世界早期民间文学(传说、诗歌、。据说这种问题很搞笑——能看出来这一点大概需要比较好的英语水平才行。


最关键的是:The effect of nonsense is often caused by an excess of meaning,rather than a lack of it. (无意义的效果往往来源于含义过剩,而非含义缺乏。)


从这一点出发来看,书中那些乍看之下不着四六的情节,其实都有影射的意思再其中。


比如:那端渡渡鸟带头的围成圈赛跑的情节就是讽刺英国的议会制度;黑桃园丁用红油漆漆白玫瑰则是影射英国历时百年的红白玫瑰之战;而红桃王后冲爱丽丝喊“砍掉她的头”则是沙翁笔下理查三世对黑斯廷斯勋爵大喊“砍掉他的头”的桥段,等等、等等。


书中的人物,有一些是引用了英国知名童谣或儿童诗歌中的人物(例如续集中的叮当兄弟Tweedledee & Tweedledum和矮胖子Humpty Dumpty),还有一些是借用了当时的谚语、俗语(例如帽匠TheHatter、三月兔TheMarch Hare、柴郡猫TheCheshire Cat)等。


要看出这些不仅需要英语好,还得了解当时英国社会的宗教、历史、文化背景。真是需要好大学问呢! 


后来,又稍微多看了点介绍性质的文字才知道,何止这些呢。本书中很多原创的文字和文学意向,已然成了后世的流行语。


例如:最著名的掉进兔子洞的情节,后世用来描述忽然进入一个神奇的境地。居然还被们用来形容过“瘾”的过程。而柴郡猫的,没有猫的微笑(猫没了,笑还留着)则成了英语世界中的警句。 


姐妹篇,镜中书


进一步读《爱丽丝镜中奇遇》,才发现,此书真是《爱丽丝漫游奇境》的镜子。


两书中的故事主人公相同,却发生在对称的季节(夏和冬),对称的地点(户外和屋内),和对称的世界里(扑克牌的世界和国际象棋的世界)。


与前集中主人公的体积不断变大变小向映衬,续集中主人公不时经历着时空的转换。


而续集中,究竟是爱丽丝在红国王的梦中还是红国王在爱丽丝的梦中,简直就是庄周梦蝶的英国儿童版。 


数学、逻辑学概念蛰伏其中


在这两本看似简单的儿童故事里,作者将许多数学、逻辑学的概念融入其中。相关内容太精彩了,下面是部分示例(钧源自《爱丽丝漫游奇境》): 


  • 在第一章“掉进兔子洞”里,爱丽丝在不断变小的过程中担心她自己最后到底会变得多小,她担心自己可能会“像只蜡烛一样烧完了”——此处实际上在隐喻数学中的极限概念。


  • 在第二章“眼泪湖”中,爱丽丝试图计算一些乘法题,但是得出了奇怪的结果:“让我看看,4 x 5 = 12,4 x 6 = 13, 4 x 7等于 -- 哦天哪,我永远也乘不到20,这也太奇怪了!” ——实际上这些结果是基于不同进位体系的:4 x 5= 12 是18进制,4 x 6 = 13 是21进制, 4 x 7的结果可以是24进制的14。


  • 在第五章”毛毛虫的建议”里,鸽子认为小女孩是某种蛇,因为蛇和小女孩都吃鸽子蛋——这可以被看作是抽象。抽象这一概念在很多科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面向对象编程同理。)


  • 在第七章”疯狂的茶会“里,三月兔,疯帽子和睡鼠给出了七个命题和逆命题(A和非A)不相等的实例(比如:“我看到了我吃的”和“我吃了我看到的”)——在数学和逻辑中,此处讨论的是逆反函数。


  • 还是在第七章中,爱丽丝思考当他们围着圆桌换了一圈位子又回到起点到底意味着什么——这实际上是一个对于整数对N求模的观察。


  • 柴郡猫逐渐消失在空中,最后只留下它的咧嘴大笑悬浮在空气里。这使得爱丽丝想到,她以前只见过没有咧嘴笑的猫,而从来没有见过没有猫的咧嘴笑——这一概念的深层抽象在作者所处那个时代属于数学范畴。


    作者用“猫”和“咧嘴笑”来指代数学和数字。例如,一个人不必考虑两个或者三个苹果,可以很容易的考虑“苹果”,而“二”或“三”则是依附于”苹果“的概念。一个更加复杂的思考是将““二”和“三”当作独立概念,就好像”咧嘴笑“一样。初看”咧嘴“依附于”猫“,然而这一概念却可以脱离物理对象而单独存在的。


近来重读《爱丽丝梦游奇境》时倒是对第五章中的抽象概念,和第七章中A和非A的逻辑概念有所察觉,对柴郡猫和它的笑分离所指向的概念与实体分离的概念也似有所悟。


但真是没想到爱丽丝自己随口说的几个一看就是胡说的乘法算式在相应的非十进制中都是成立的!真是太奇妙了,竟然可以如此的巧设机关! 


作者其人


也难怪如此,想想作者是什么人?时任牛津大学数学、逻辑学教授的查尔斯.道齐森(笔名刘易斯.卡洛尔)。26岁就已经成为牛津讲师了。


据说维多利亚女王在看到《爱丽丝漫游奇境》后非常喜欢,告诉从人,以后只要是这个作者出版的书都要呈给她看。结果,不久她拿到了一部枯燥的线性数论。 


表面看起来,《爱丽丝漫游奇境》和《爱丽丝镜中奇遇》都是跳脱精彩的故事。但它由绝不仅仅只是一个精彩的故事。


在离奇情节的下面,是趣味无穷的文字;之下是层出不穷的文学历史典故和对现实的讽咏;再向下是哲学层面的命题和思考;一直深入下去,最终进入到最抽象的人类学科--数学的领域。 


优秀的儿童文学不只属于儿童


这样的书,可以让读它的孩子哈哈大笑,可以让读它的成年人兴味无穷,也可以让读它的孩子在成长成大人的过程中和长大之后反复重读,不断获得新的发现!这才是经典童话可以成为经典的关键所在。 


一路读来,又难免有点失落和悲哀。时至今日,还没有国人能够创作出这样的儿童文学作品。当然我绝不是指责我国的儿童文学创作者,他们生活在一片贫瘠的土地上,如何能播种出绚烂的奇葩?


即便到了今天,绝大多数的国人仍然对儿童文学这一题材充满鄙夷。认为那不过是“哄孩子”的东西。如今的成年人,如果不是为了给自己的孩子讲故事,有几个会去读儿童文学作品? 

图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