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歌曲分类 >Alice爱丽丝海外回流微拍第六期11.1星期二晚8点

Alice爱丽丝海外回流微拍第六期11.1星期二晚8点

发布时间:2021-08-02 19:36:35
作者:Alice爱丽丝海外回流

欢迎光临北京华夏古玩城三层C003衍敬堂观看预展,2016.11.1晚8:00!







Lot 1清代 和田白玉蝶恋花佩 

长5.25厘米 宽3.05厘米 厚0.45厘米

白玉质,带沁色,花朵采用打挖工艺,枝干部错层楼空雕刻,粗细工艺结合,精致漂亮,适合佩戴,有小绺及玉花,左下角叶子部分有磕碰。

Lot 2清代 和田沁色扳指 

内直径2厘米 外直径2.8厘米 高2.35厘米

白玉闪青,灰皮红沁,玉质细腻,包浆厚重,不饰任何纹饰,端庄素雅,带沁线及玉花。

Lot 3宋代 和田玉老虎 

长6.85厘米 宽3.15厘米 高3.75厘米

青白玉,灰皮红沁,平底,侧孔,管钻圆眼,粗眉,大嘴,翘鼻,双耳置于头后,伏卧状,前腿伸展于下巴处,尾巴上卷,整体圆润敦实,朴实可爱,生动写实,符合宋代特征,有绺及玉花。

Lot 4 旧玉猪 

长9.25厘米 宽1.55厘米 高1.6厘米

青白玉,硬玉,带沁色,此种雕琢技法名为八刀,为汉代流行的雕琢技法之一,寥寥数刀,充分表现简介有力的形象,有绺及玉花。

Lot 5 明代 铜鎏金嵌玉提携 

连环长6.4厘米 宽2.2厘米 厚1.25厘米 玉长4.55厘米

和田白玉质,微带沁色,玉质细腻,表面光洁无饰,窝角,鎏金厚,背面镂雕花卉纹,等级高,适合佩戴,品相良好。

Lot 6 清乾隆 和田青白玉留皮笔洗 

长11厘米 宽6.1厘米 高3厘米

青白玉,洒金皮,整体呈灵芝状,象征吉祥如意,水洗内壁边缘饰一蝙蝠,寓意福泽万年,底部和一侧饰有大大小小的灵芝,均为浮雕工艺,大小灵芝共计九个,为九如,此种题材为当时等级很高的文房之物。来源于澳洲苏富比,有随形绺及玉花。

Lot 7 元代 和田青白玉龙纹佩 

长9.7厘米 宽2.5厘米 厚1.3厘米

青白玉,整体工艺双层浮雕技法,元代玉雕花形,继承唐宋遗风的同时,也充分体现元朝蒙古游牧民族的风格,作品粗旷有力,把草原民族威武和力量性格充分表现出来。龙穿花为玉雕的传统纹样,龙回首,素身,三趾,龙身刻画细长圆润,叶面深挖,立体效果明显,为元代常见作品之一,品相良好,带玉花。

Lot 8 明代 和田玉觶 

高11.7厘米 宽7.55厘米 厚4.5厘米

青白玉,带灰皮沁色,仿青铜工艺制作,觶是中国古代传统礼器中的一种,做盛酒用,流行于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侈口,圆腹,圈足,细工雕凤鸟纹和涡纹,器形端庄大气,有绺及玉花。

Lot 9 清代 玛瑙三色巧雕坠 

长7.9厘米 宽4.9厘米 厚2.5厘米

玛瑙质地,玻璃光泽,通透,双面巧作,雕刻蚕、蜜蜂、松塔等,寓意丰衣足食,双面均采用浮雕工艺,立体感强,生动形象,有挂孔,可佩戴,也可作小文镇用,带天然石纹。

Lot 10 和田青玉籽料留皮山子 

高20.5厘米 宽14厘米 厚4.8厘米

青玉质,原皮,玉质细润,尺寸大,天然自成山子状,皮色靓丽,高山流水状,适合观赏,有绺及玉花。

Lot 11 清代 和田白玉博古烟壶

高10.6厘米,厚2.5厘米,宽5厘米

白玉质,玉质细腻,玻璃光泽,满工,浮雕工艺,博古图案,等级高,出自伦敦佳士得


Lot 12 明代 和田白玉红沁府上有寿 

长14.5厘米 宽7.8厘米 厚0.8厘米

白玉质,洒墨,满红沁,尺寸大,包浆厚重,呈斧子状,顶部立一瑞兽,寓意府上有寿,工艺粗旷有力,符合明代特征,有绺沁及玉花。

Lot 13 明代 和田白玉沁色瑞兽 

长6.15厘米 宽4.5厘米 厚2.3厘米

白玉质,红沁,圆雕,趴卧状,四肢收于腹下,头微昂,双目炯炯有神目视前方,露齿,翻鼻,圆润饱满,憨态可掬,有随形的绺和玉花,来源于伦敦佳士得。

Lot 14 元代 和田白玉沁色龙纹炉顶 

长5.75厘米 高4.95厘米 厚3.55厘米

白玉质,红沁,主题纹饰为龙穿花图案,龙捲曲盘旋在花叶中,龙首饰在炉顶的上方,嘴、眼、角雕刻得逼真生动,齿外露,身藏于花叶中,只露龙爪,采用内凹和阴刻线手法显露爪部肌肉,扇形排列在花叶旁。炉顶整体采用打凹工艺,凸显花叶的全貌,其时代特征明显,为元代也有。来源于2010年瀚海拍卖,北京文物出库之物。有绺沁及玉花。




Lot 15 茶盏

碗口直径10.5厘米,碗底直径5.3厘米,高5厘米

制作规整,漂亮大气



Lot 16 老藏银合金铜嘎乌盒

高13厘米

盒子里一般装有小佛像、印着经文的绸片、舍利子或者甘露丸。此件雕刻精美,纹饰复杂。背面合金铜,具有古拙的手工风格。整体制作工艺细腻,包浆非常浑厚,图案雕刻清晰,质地细腻、手感厚重非常不错,盒子内部装有泥金文殊菩萨像,中间并不是镂空的,而是镶嵌了一层玻璃。四周雕刻有吉祥八宝的图案,包括宝伞、金鱼、宝瓶、莲花、白海螺、吉祥结、胜利幢、金轮等等。

Lot 17 清代佚名关公夜读图立轴

画芯高81厘米,宽44厘米

年代清代,作者佚名,来源于北京市文物公司旧藏,文物公司八十年代装裱。

Lot 18 民国吴心澄山水立轴

画芯高145厘米,宽38.5厘米,5.1平尺

民国乙巳年1929年作,民国原装老裱,用笔厚重,墨气苍秀沉郁。吴心澄(1868-1940),字克宽,又字子宽,省澄,海宁长安人。

因居住长安上塘河青莲桥石佛亭,故号石佛山人,石佛子,别号采药樵子。自幼爱好书画,廿岁前在家自学,之后拜吴滔(1840-1895,字伯滔,号铁夫、疏林,室名来鹭草堂、萧萧庵,浙江石门(今桐乡)崇福镇人。自幼聪颖,无意功名。能诗善画,尤擅山水。初学奚冈,晚年画风雄放,水墨淋漓。一洗枯槁甜俗之习。花卉墨色浓厚,似张安伯。醉心于艺术,终年杜门挥毫,不预外事。卒年五十六)为师,研习山水。学习非常勤奋,经常乘坐长安至崇德的航快轮船前往老师处求教。有时一两天,有时会在老师处留住几日,接受教导。几年后画艺精进,其时老师吴滔先生概因多病,而将爱徒吴心澄介绍给同为画家的女婿叶直(古愚),继续学习。伯滔先生去世前,还将自用印交付了学生,鼓励他勤勉于学。至今吴氏后人处还保存有吴滔的印章,可见吴滔对吴心澄的厚爱。 吴心澄先生上世纪20年代初曾鬻画于沪上,与海宁袁花査烟谷等交往甚密。一代大家吴昌硕称其宗兄,并代为拟定润单。圈内随之对吴心澄先生刮目相看。1925年起,吴心澄先生开始参加上海的书画活动,如上海书画联合会、得月楼、松月楼等书画展。作品被编入《近代百名家画册》《书画大观》等画集。


2016.11.1星期二晚8点准时开拍,欢迎进群参拍!

关注群主微信:

Alice-art2016或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微信号添加


图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