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歌曲分类 >《中国新歌声》S01E10

《中国新歌声》S01E10

发布时间:2022-07-03 23:12:33
作者:音乐 · 进行时


一、向洋《天台的月光 + Moondance》vs 林凯伦《Writing On the Wall》


向洋这首《在天台的月光下跳舞》表现得很好。这两首歌在改编时并没有机械地串联在一起,而是分别用了两个过门:《天台的月光》之后向洋串联了 Louis Armstrong 著名的《What a Wonderful World》的主题,并用嗓音模仿了弱音小号的演奏,把这个三拍子段落的悠扬感表达到了极致,然同停顿并用 Beatbox 重启,切换到了 4/4 Swing 律动的《Moondance》。如此一来,意象上有关联但音乐基础形态存在差异的两首歌就连接在了一起。演唱方面没有出现大问题,把音乐意图基本都表达出来了。


林凯伦的演唱有点出人意料。主歌段经常出现气息不稳、暗哑、走音,副歌段有所好转,但上述问题依然存在。此外,同样是4分多种的演唱,林凯伦所表达出来的音乐信息量和情绪层次完全和对手无法相比——她基本上只是 Cover 了原曲(还是比拼现场气氛时不占优势的抒情慢板)。林凯伦这季表现是很明显的高开低走,盲选时的表现颇为神秘撩人,尔后的几首歌就越来越普通了。



二、曾敏杰《爱什么稀罕》vs 蒋敦豪《离开北京》


曾敏杰的编曲听着热闹但动作其实并不大。整曲分成了两部分,前面改成了 Funk 后面改成了 Jazz,画风丰富了些。但改编也仅仅停留在一些曲风特征元素上,缺乏一些更深入内在的线索。这歌对于曾敏杰还是有点大,她还不太能把阿妹那种性感狂野的爆炸感表达得太到位(要知道台下评委席里坐着好几位阿妹的制作人),而且这些年的选秀节目里翻唱这歌的人太多且好版本也不少——不过她落败最主要的原因是歌曲后段出现了明显的失误:丢节奏了。


蒋敦豪的《离开北京》在选曲上就聪明了许多。词曲是宁夏籍歌手李夏(也参加了首季《中国好歌曲》)的新作,歌中描绘的北漂生活让很多人有共鸣,民谣化的曲风也延续了蒋敦豪的参赛歌路,而且蒋还在原曲中增加了民族音乐元素(暗示了自己遥远的家乡),再辅以平白的演唱,反而更容易凸显出歌曲本身的美感。



三、低调组合《平凡之路》vs 郑迦文《Lost Stars》


这季节目看到现在,能感觉到低调组合的进步,比如男女二人的演唱互动更频繁且默契了、编曲上段落对比更明显了。至于仍然会有小拍子不稳的状况(主要出现在 Rapper 的密集节奏处),这也不是两三个月就能改掉的毛病啊。另:杨和苏有些段落的音色还真是有点像 Eminem 。


郑迦文的选歌略有不妥。原唱 Adam Levine 的假声坚实有力,歌曲旋律先也一直跨越在男声换声点上下,而郑的高音区并不够稳定,而且高音区牵扯了他太多注意力,反而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到中音区,以及律动细节的处理。



四、羽田《搁浅》vs 徐歌阳《横冲直撞》


之前和羽田一起做过好几期综艺节目,还真不知道他钢琴弹得还可以(和一般唱作人那种扒拉琴的水平有明显差距)。这首《搁浅》就以《致爱丽丝》为引子引申出了一小段变奏作为前奏,埋梗的手法和杰伦很像(比如《土耳其冰淇淋》)。只是后面的段落整体处理得太规矩(其实可以再改一改,比如再加一段钢琴 Solo 尾奏形成首尾呼应),并没有出现前奏那样的亮点。转调处有一个明显走音。


徐歌阳的《横冲直撞》选得占了点风格的便宜,正中有重的 Pop Rock 最容易带气氛,而且也让制作人们挑不出大毛病。很好地秀了自己的中高音区(B4 - D5)的爆发力,后段撕裂得稍多了一些。副歌段一直伴随着不太明显的音准问题,估计是用力过猛经常唱冒,需要长时间打磨。原唱中稍有的一层矛盾与阴暗感徐歌阳并没有唱出来,但处理得直抒胸臆也不错。此外我个人认为徐歌阳是挺有明星范儿的,不算太美但很靓,身材高且好,上台不怯场。因为《新歌声》的节目定位问题所以选手打扮都偏素净,要是放超女里捯饬捯饬整点儿深V领高开衩什么的,绝对有范儿。



五、朴翔《Is This Love》vs 刘文天《晚安,北京》


音乐性上最饱满的一组选手。朴翔把雷鬼之父 Bob Marley 的经典作《Is This Love》改成了 Blues Rock 版,riff 格外脏且重,味道很正。要知道雷鬼和布鲁斯摇滚的基础律动差异巨大,很容易就把歌改得失去本意而沦为单纯的编曲炫技。朴翔表演得不错,演唱、solo、和乐队的各种互动隼接口都处理得很好,感觉他乐感很好且舞台经验丰富。p.s 这首歌贯穿始终的 riff 可以直接拿来唱《爱什么稀罕》的副歌


《晚安北京》是我最喜欢的汪峰的作品之一,而且相比起题材及风格相似的《北京北京》,《晚安》的立意和表达手法都要更高级一些。给大家简单拆解一下:


结构上:《晚安》并不是常见的AB段式结构,你完全划分不出主副歌段——它直接在段内实现起承转合情绪爆发,而不是用一个段落铺垫情绪后进入下一个段落爆发。歌曲在一个段落内完成一个情绪闭环然后重新反复这个段落形成推进,但反复后的段落又进行了变型:第一个段落有五句(「晚安北京」是第四句,额外加了一句「晚安 所有未眠的人们」),本就不太符合听众习惯。而此段在第二遍反复时,额外再加了一句「晚安 所有孤独的人们」(可以视为对第五句的反复),所以整段长度又变成了六句,这也不是常见的做法(连长度都不一样何谈对仗)。


再说和声。第一段的和声为:Gm9 - Dm/A - Gm9 - Dm/A - Cm/G - Dm/A - Am - Dm - Am - Dm (一句两个和弦)。一方面,前三句的低音全部是 G 和 A,句尾和声都是转位六和弦,和声连接和旋律共同构建的调式感有些模糊,介乎于 g 小调和 d 小调之间(换句话说,旋律第一个音唱 si 还是唱 mi 都能唱),而且从听感上更接近于前者,但经过第三句的过度,到第四句  Am - Dm 形成了自然小调的终止式(也就是原位属和弦连接原位主和弦),明确了调式感,也就是 d 小调。在一个段落里,调式(也就是和声连接)不稳定,而且和声本身也不稳定(Gm9 和弦内部存在不协和音程)。


这首歌的乐句结构以及和声色彩都使用了(即便在摇滚乐里也算是)不太寻常的写法,而且段落和调式都处在一个不稳定的状态,而从听感上直接接收到这种时间(段落)和空间(音程、调式)的不稳定感的我们,会本能地产生一种焦虑——是的,这就是这首歌想表达的东西。而它在艺术上的高级,或者说巧妙之处在于,在于这首歌的文本部分和音乐(听感)部分的形态,同时支持了这个主题,并且分别呈现出了形态美感。


而这也就是为什么这首歌听起来那么的压抑、神经质,带有一种从心底涌上的痛苦与悲悯感。这种感觉绝不仅仅来自于歌词文本,去掉歌词,音乐也同样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只不过文字把它描绘得更具象而直接。


说了那么多,回到刘文天的演唱上就是:不论他是否明确或者模糊地理解了《晚安北京》的特点,他表达出来了。而且用他有时锐得有点刺耳的嗓音把那种歇斯底里表达了出来:歌曲的高潮,他飙到了 A5。所以才会有评委半假半真地说刘文天这首歌「唱得比汪峰好」。当然编曲也有功劳,原曲毕竟制作于19年前,各方面条件都有限,对于歌曲想表达的宏大场景,制作技术有所不能及。如今各方面条件都好,再加上一个优秀的编曲者(我同门亲师弟:@李轩),效果自然会好。


——————


再说说这次的评审团。本季《新歌声》的PK赛大幅调整了评审团人员配置:此前无论是《好声音》还是《好歌曲》,评审团人选除了少量的制作人、乐评人、唱片公司代表外,来自电台和媒体的评审成员通常占到了半数还多。当然这可以理解,毕竟一个综艺节目需要和各路媒体维持良好的关系,而「邀请媒体代表来参观录制并投票」也算和媒体置换资源、维护关系的一种方式。但问题就在于有些媒体代表的音乐水准实在没有资格去决定台上选手的去留(而且有些中小媒体代表真的是来旅游/休养/拿车马费的,录像时根本不专心看表演,投票时xjbt)。所以往年比赛的投票中常常出现投票进行到中段后突然翻转(媒体代表大多坐在后排),或者是每排投票时都会出现大翻转等。


而本季评审团邀请了大批大名鼎鼎的制作人,比如台湾金牌制作人江建民涂惠源周治平洪敬尧,大陆中生代的优秀音乐人曲世聪董冬冬赵佳霖谷粟等,看节目截图里前三排坐的都是非常专业的音乐人(很多此前一起担任评委的乐评人朋友都坐到了第四排)。而这次的投票结果也相对明朗,虽然少了很多「戏剧化」的反转,甚至某些对决还出现了让人尴尬一点没有同情心的零票,但这恰恰是评委水准整体提高、投票结果更能反映选手客观水准的表现啊。




比如本场比赛除了羽田和徐歌阳,其他四组选手在前三排评委都获得了大体相同的评价,在三排一共22张票中,败者分别只拿到了4票、6票、3票和2票,胜者均获得了压倒性的优势,而且胜者在每一排的小分中均取得了胜利,并且也取得了总分的胜利。唯一一组在专业音乐人中产生意见分歧的是羽田和徐歌阳,而败者羽田也获得了导师周杰伦的挽救票。所以总结起来就是我想再次强调的:专业音乐人对音乐的判断是基本统一的,音乐是有客观标准的。


以及,我对于我因为要陪老婆孩子出去玩所以推掉了这次录像邀约感到非常惋惜(当时以为又是各色人士过来凭感觉投票呢哪知道来这么多大腕儿啊),对于灿星这次邀请到这么多重量级音乐人(不管是花钱还是刷脸)来担任比赛评委表示敬意。


图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