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盟故事 >关于瑞士心理学家的爱丽丝米勒的一个介绍

关于瑞士心理学家的爱丽丝米勒的一个介绍

发布时间:2021-08-27 21:39:38
作者:爱丽丝米勒

瑞士心理学家,爱丽丝米勒。有关于她的中文资料并不多,感兴趣的可以谷歌:Alice Miller。其研究主要就在于童年创伤及其成年后的深远影响方面。在答主看来,其洞见简直极具穿透力,有着深刻的问题在情感纵深诸多不同表现的觉察。个人感觉,跟这位大神相比,许多的所谓专家,包括有名的心理学家简直可以算得上是渣渣。因为许多的心理学家本身对自己的命运真相似乎还并未那么清楚,人只有深刻地了解到自身命运当中的一切之后,得出来的理论、研究才是具有深刻意义的。其理论与研究重视“体验”多于概念、语言,因为最深刻的洞察都是与我们的对自身的深层情感的体验与了悟相关的,而并非那些繁杂得令人眼花缭乱的理论。她并不试图去构建某些理论框架,而在强调每个生命的读到经验当中的真相对于他们自身问题困惑的自有呼应、解答。而关键之处在与觉察,认清其中的独到潜在联系。那些关于我们生命的独到困境与迷惘,常常答案也并非在于那些构建出来的标准化理论框架之中,而是存在于这些我们各自独到的经历遭受之中。这当中潜藏着的情感层面的真相(emotional truth)才是我们得以化解那些身心疾病的武器。而很多的看似高深的抽象晦涩理论,其实实在本身不过是其作者本身迷茫的一部分。

其理论观点在西方社会有过相当影响,近几十年心理学界对于童年创伤问题的重视,对父母关于孩子有形无形的情感虐待的事实的正视。这方面的进步就有她的不懈努力在其中的作用。当然,其立场路线显得颇为激进,触碰了社会文化以及人们心中的禁忌,,比如鼓励,支持童年受创的孩子在相应事宜上谴责憎恨父母。这是很多专家学者们都不敢于采取的姿态。大多数的研究者纵然在此问题上,知道其实人的心理问题多数是出自父母的做法,而很多的做法其实都可以归为伤害以及虐待。但是在谈论到这个核心问题的时候多少都有些含糊,妥协于社会道德压力,调整自己的理论。如弗洛伊德曾经发现癔症背后是童年创伤,是父母做法的问题,但是后面又修改口径,说有时病人会编造创伤经历。

其作品比较出名的有《天才儿童的悲剧》,在西方也曾一度畅销。其翻译成中文的书目前只有三本,另外两本中文版还只有繁体版。台湾的心灵工坊出版的《夏娃的觉醒》(the truth that set you free)和《身体不说谎》(the body never lies).她在其作品之中反复提及对于早年创伤事件情境之中压抑隔离着的强烈负面情感的体验对于治愈的作用,也强调对于父母无形之中的那些伤害、压制、虐待、转嫁压抑的情绪、将孩子当作实现自己自恋的工具、替罪羊等亲子关系当中事实真相的认清的重要性。而创伤性事件和经历的影响和遗留也会储存留在身体之中,成为后来的种种症状的一些根源,比如抑郁、瘾症、疾病等。她批判弗洛伊德以及荣格其实在构建着一些太过繁杂的理论体系,而回避童年创伤这一核心问题。(当然,以弗荣等人不会不知道心理问题疾病恰有深刻的童年根源,只是他们不敢于去严肃直面,故而也需要去杜撰诸多看似高深隐晦实则没有太大意义的概念,在她看来,其实如果去直面这个核心问题,承认这个真相,那么其理论构建完全可以简单明了)

其研究当然也与前人有关,比如温尼科特的客体关系理论,以及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此二人都无比强调一个人心理成长方面与早年亲子关系,也即作为婴儿时期是否得到充分地情感照料,对于孩子最初的真实自我父母要给予映照,接纳,而非是借助于孩子必须要依赖他们生存而在此利用孩子的可塑性去满足父母童年缺憾着的自恋需求。事实上如果父母曾经在他们的成长过程当中的自恋需求得不到回应满足,那么他们也在持续地找寻着那面缺失的镜子。然而任何外物都没有一个必须要依赖他们生存的婴孩牢靠,因为他们不能真正控制其它人。然而,试想,在生命之初,当我们需要去体验和发展自己的真实自我时,如果得不到照料者的映照,接纳与抱持。而为了维系生存,则势必要对父母缺憾着的自恋做着深重的适应(也即情感妥协)的时候,孩子的命运就发生了偏转了。“假自我”的人格因素也在此情境之中要被迫产生,以为维系与父母的关系,求得生存,而使得这些问题遗留到了后来。事实上婴儿时期的这些照料,处境实在无比重要。也是一个人后来在关系之中是否能够拥有安全感,能够认识和清楚自身的真实自我以及情感需求的保障。遗憾的是,社会当中,父母们多数还是存在着潜在的情感、自恋的缺憾。故而才会向孩子强调听话、乖巧。(也即符合父母的期待,要求,满足他们的自恋)

在其作品之中她反复地提及这个无比重要的现实,这些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存有一些创伤缺憾的事实。但是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却是情绪于漠视这个层面上的事实的,因而使得其实本来可以看到原因与答案的问题显得无比地扑朔迷离。人们无意识之中压抑着的情绪,也是诸多社会问题的原因,犯罪,。诚然,当我们无意识之中压抑着太多负面的情绪情感的时候,则会容易将之投射到外界事情上去宣泄。她指出,很多作家艺术家,他们的创造性也与自身的创伤相关,在创造性的活动当中,早年经历过的创伤则会以种种变种的形式演化出来。典型的有尼采、卡夫卡,她在一些书当中谈论过这些挣扎着的灵魂背后的一些伤痛。,如、斯大林。、冲突,以及他后来的反传统立场、对于斗争的过度迷恋等等的潜在的深刻联系。

其实一个人的童年经历遭受,其影响常常是贯彻一生的,很多悲剧性命运的背后都是创伤(如果他没有反思、治疗的话)。这个道理其实并不抽象晦涩,但是似乎很少有专家学者愿意直视这个核心问题。也许真相太过残酷、令人痛苦,也许会触发好多我们下意识当中倾向于回避压抑着的负面感受。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直面,承认以及接受那些最沉重痛苦的深藏于我们自童年便存在着的生命之中的真相,那么许多悲剧性的命运也许就可以得到避免。那些总给别人造成痛苦折磨的人其实也是在转嫁着自己曾经遭受着的创伤,而且转嫁的问题对待也高度相似。福克纳说,过去从未过去,过去甚至尚未结束。克氏说,看到了真相,事情自然发生了转变。现在社会当中心理学知识的普及也让我们知道,其实回避生命当中的核心痛苦则会造成持续的问题与痛苦。这些命运之中最沉重痛苦的事情莫不与自童年之中的经历遭受相关。

在她的标准与观感之中,创伤的划分会更加地广泛,这相比社会当中弥漫流行的观念有着不同,有着太多太多的理念、意识形态等等都是在掩盖着那些令人难以承受的真相。而我们知道,很多的缺憾无奈实在也是我们的意愿被剥夺压制的结果。米勒对此并不像其它人那样去含糊那些事实,比如过度地替父母的“苦衷”分担包庇。因为父母任何的利用孩子来满足自己的做法都会给孩子遗留潜在的问题。我们有多少人曾经与父母发生争执,但是到回头还是去“理解”、“包容”他们呢?同情理解原谅父母的伤害并没有治愈的功效,这是米勒又区别于另一些治疗师的一个方面。她指出原谅反而会更将一些问题回避、掩藏起来了,而不是化解它。

答主并非心理学科班出身,但是出于要化解自身的问题,对于心理学的知识也始终地积极自学探索着的。我始终很好奇的是,为什么很多咨询师,相关的专家学者在知道了一个人的心理情绪问题常常有着深切的童年经历,以及父母的“不恰当”对待方式(我们知道这样的委婉的字眼其实就是在回避那些残酷的现实)有关,但是为什么站出来直接地、毫无含糊、严正地指陈这个问题及其核心根源的专家学者并不算多。个人觉得其实社会媒体方面是需要有着这样的广泛的讨论,呼吁进行相关反思的,但是为什么讨论仅仅总是局限于有限的人群,场合之中?而始终未能上升到一个重要议题的程度?也许真的是对于问题的防御的力量也嵌在了我们的诸多表现当中了吧。武志红曾经高声批判孝道,指责孝道是压制人性的。这里面的事实与联系其实再明显不过了,但是在唤起许多共鸣的时候也遭受了许多来自传统立场的争议。而其新书《巨婴国》指出国人心理不够成熟,想来指责人们巨婴遭受的道德非议或许比攻击父母的做法要小很多吧。这同样地未能走出很多前人的窠臼,也是在大是大非当中还是倾向于在一定程度包庇了父母。这对于我们身上都存在着的内在小孩,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出卖。

其实想来,如果每个孩子自出生就能够得到足够的照料、足够的爱,足够的尊重,其实人的自我,情感是完全可以自然生长,舒展地表达自身的,而不至压抑扭曲,不至产生存在诸多这样那样的心理方面的问题或者疾病。人性本身并不邪恶,邪恶是在糟糕的遭受以及经历之中被滋生的。舒展绽放的人性反而是创造性与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保证。这种尊重孩子的立场感受的声音近些年也才在我们的网络上逐渐出现、增多。这是社会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进步。但是去广泛深刻地反思却需要我们大多数人去认清自己的某些自恋,反思会动摇某些自恋的时候常常就会被我无形地回避了的。这是需要时间以及更多人持续发声才能逐渐改善的问题。认识到我们传统的压制人性,以及不断地揭露出那些深重的遗留在当下的诸多变种、潜在地延续也能帮助改善我们这个不够充分好的社会。社会当中依旧广泛存在的恃强凌弱,相互倾轧,其根源都或多或少地我们并不够充分尊重人性的家庭教育方面。


相关延伸阅读:

https://www.alice-miller.com/en/

https://www.theguardian.com/science/2010/may/31/alice-miller-obituar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lice_Miller_(psychologist)               


图标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