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盟故事 >年底了,献上一份传统婚礼深度科普,拿走不谢!

年底了,献上一份传统婚礼深度科普,拿走不谢!

发布时间:2021-08-02 20:24:05
作者:青松国学


临近岁末,又到了忙碌嫁娶喜事的时候。

现在的婚礼,要么偏西式高大上,要么偏中式古典美。很多时候,具其形,而无其神,有排场,而无庄严感。


为此,青松表示很有必要为各位科普下我国“传统婚礼”习俗,给即将结婚、嫁女儿或娶媳妇的你作作参考。


婚礼,昏也

《礼记·昏义》中的“昏”,原文作“昬”,由于古人娶妻,婚礼的亲迎是在黄昏时进行,此时,日月渐替,含有“阳往阴来”之意,讲究天人合一的华夏先民选择了这么一个微妙的时刻,巧妙地诠释了婚义,同时也给这个仪式带上了神圣虔敬的情愫。


后来,当“昏”字加上了“女”字偏旁写作“婚礼”的时候,亲迎便不再限于静谧的黄昏了,其神圣意识也逐渐淡去。

 


婚礼者,伦礼之本

现代婚礼受西方文化影响,多为中西合璧,重头戏基本为——“登记,拍婚纱照,摆酒”,走完这三步曲就算是完事了,更有地方少数民族,直接拧包入住就当成婚。再观今之闪婚闪离,婚后关系不睦者也不在少数,这或多或少跟现在的婚姻观有些关系吧。

 

在传统婚礼里,古人真正地视婚姻为人生大事,没有半点儿戏与潦草。


《礼记·昏义》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他们对婚礼的态度是“敬慎重正而后亲之”,婚礼称得上是“礼之大礼”。人伦之礼,先讲男女有别,然后才能夫妇有义;在夫妇之义的基础上,才能确立父子有亲,父子的恩义扩展开来,升华到君臣之礼。故此,婚礼乃伦礼之本。

 

古人讲求慎于始,在婚前,男女双方都要受“夫义妇德”的教育。让他们清楚明白,如何成为好丈夫、好妻子,各司其职,承担家庭责任与义务,和睦相处。

 

《礼记·昏义》:“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遂丈夫有义——“恩义、情义和道义”,妻子有德 ——“妇言、妇德、妇容、妇功”,如此方能构筑幸福、稳固家庭。

 


婚礼的仪礼发展

另一方面能体现古人“敬慎重正婚礼”的,莫过于庄重而繁复的仪礼了。

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


《通鉴外纪》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


从此,俪皮(成双的鹿皮)就成了经典的婚礼聘礼之一。之后,除了“俪皮之礼”之外,还得“必告父母”;到了夏商,又出现了“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的仪节。

 

而在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与“三书”一起被合称为“三书六礼”。这种婚制从此作为华夏传统婚礼的模板流传至今,后世历朝历代的婚制,如唐制婚礼、宋制婚礼、明制婚礼大多都是在这基础上加以变化而来。




三书六礼,明媒正娶

在古代,不管天子庶民,嫁娶前都得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样的婚姻才能得到社会认可与祝福。而这种备受诟病的观念,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却有一定的合情合理性,如古代女子一般待字深闺,社会交际少,婚姻大事自是需要人生历练丰富的父母加以把关;而媒人,则从宗族角度来考察男女双方是否般配合适、门当户对,并为婚姻说合、作证

 

在得到父母的首肯与媒人的撮合后,男女双方就进入婚礼的下一阶段——“三书六礼”,这才称得上是“明媒正娶”的婚姻。

 

所谓三书,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聘书是定亲之书,男女双方缔造,作为订婚契约;礼书是在过礼时呈给女方,上面写着礼物的数量和名称;迎亲书则是正式迎娶新娘时的文书。

 

所谓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礼是整个婚礼仪式的中心,也是婚姻合法化的主要程序。


▲ 图为本月中旬,青松国学蔡老师为一对新人的传统婚礼所拟定的聘书。


三书和六礼在“亲迎”之前是穿插进行的。

  

1、纳采(定亲):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一般而言,男方送出的纳采礼物是一双活雁。为何用雁?雁为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且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之寓。

2、问名:男方向女方问名字和生辰八字。以便卜问(合八字)婚姻的吉凶。

 

3、纳吉:即问名后若卜得吉兆,男方遣媒人赠薄礼到女家,告知女家议婚可以继续进行,谓之纳吉。此礼俗称过文定,是大聘礼之前奏,通常在婚礼前一个月举行。男家择定良辰吉日,携备三牲酒礼至女家,正式奉上聘书。

 

4、纳征(过大礼):男方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到女家,谓之纳征,今称过大礼。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数目取双忌单。 并主张丰检由人,因其性质主要是新郎以赠物表示对女方的尊敬,以此证实自己有担当家庭生活的能力。


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


5、请期:即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确定了娶亲吉日后,即派人告知女家,征求女家的意见,谓之请期。

 

6、亲迎:即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亲迎寓意男子对女子的尊重和要求要去女方从夫居住的强烈愿望。这项仪礼往往被看做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

 


亲迎过后,便是大家所熟知的婚礼过程,包括花轿迎亲、拜堂、宴宾、闹洞房、合卺(jǐn)、结发、及洞房。婚礼当天及婚后的风俗因各地不尽相同,在这便不再赘述。

  

但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婚礼细节,如拜堂,并不是电视里所演的三拜,而是四拜,即“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夫妻交拜”。这体现了古人无处不在的“天人合一“思想,且对祖极其恭敬诚意。


新婚第二天的仪式,新娘需早起参与祭祀祖宗仪式 ,祭祀后即拜见家公家婆。家婆带领媳妇,交代家庭事务和产业等,表示对媳妇的充分信任并希望媳妇担当起家庭责任,让家族兴旺。


这似乎和我们现在一新婚后,就拖着拉杆箱飞去哪哪哪度蜜月不太一样。时移世易,很多婚礼习俗我们已经不再知道,也不愿意照搬这套繁文缛节的流程,认为走心就好、高兴就好。这并非是错的,只是不够深刻。


我们追根溯源,不仅是对古时婚礼婚制的传承,更是寻回婚姻的本意。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婚姻,不应是利益驱动下的凑合,不应是二人世界里的享乐,而是同舟共济、共同承担新生家庭的经营与建设——夫妇琴瑟和鸣,对上尽孝,对下尽责,将良好的家风代代相传。如此可称为终身大事矣。


以上是青松君对传统婚礼一些思考,各位师兄认为呢?

欢迎下底部留言评论,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喔。


- 完 -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青松国学编撰出品,转载请注明




图标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