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盟故事 >中国婚礼礼仪发展概述 西安司仪培训雀之歌

中国婚礼礼仪发展概述 西安司仪培训雀之歌

发布时间:2020-10-16 01:27:24
作者:雀之歌司仪培训

一、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奠定者是周朝,当时的婚姻制度属于“礼”制的一部分,他们制定的三大婚姻原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同姓不婚。周代还设有官媒,专司判合之事。结婚遵循“六礼”程序、离婚遵守“三不去”和“七去”的原则。就结婚制度的“六礼”来说,分为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程序。其中,亲迎更为复杂,根据《礼记》的记载,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父亲醮子,新郎接受赐酒一饮而尽,便动身去迎娶自己的新娘。女方家长在家庙设筵,在门外迎新婿。婿以雁做贽礼。要求男方先到女方的家庙拜祭其祖先,然后再用车接女方到男家,要举行夫妇同器共餐、饮交杯酒等仪式,才算完成结婚之礼。另外还有“结发为夫妻”的说法,也都是从周朝开始的。

周制婚礼亲迎婿及妇都用马车,宋代时逐渐开始婿骑马妇乘轿。出了家庙门,新郎把新娘坐车驾好,在新娘上车时,还要亲自把上车用的引手绳递给新娘,照顾她上车。然后新郎亲自驾着马车,让车转三圈,才把马车交给车夫,自己乘坐另一辆马车走在前头。到了家门口,新郎先下车来等候,新娘车到达后,新郎带领新娘进入家中,新娘入宅,婚前礼即告一段落。
周代婚制中的礼服崇尚端正庄重,与后世婚礼服饰中有所不同。婚服的色彩遵循玄纁制度。新郎服饰为爵弁,缁衪纁裳,白绢单衣,纁色为韠,赤色舄。新娘则戴着与真发混同梳编的装饰假发,婚服形制与男子相同,唯一不同的就是服装的颜色。上衣下裳均为黑色,以为专一的意思。


二、汉代人看婚礼把婚礼看成是一件很庄严肃穆的事情,如同看待国家之间歃血为盟,兄弟之间结拜为盟,婚约就是一场盟誓。破坏这种应当永恒的约定,要受到起码是道义的惩罚,因此盟誓有咒语的性质。汉人以人法天,自然界的万物,乃是天阳、地阴所化生。男女则是社会的阴阳两极,是人类的渊源,是一切伦理的起点。  完整的婚礼习俗包括了婚前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正婚礼(亲迎→妇至成礼→合卺→餕余设袵暨合床礼);婚后礼,也叫成妇礼(妇见舅姑→舅姑醴妇→妇馈舅姑)。从一些文学作品中来看,汉代人婚礼是用青布幔搭成帐篷,举行交拜之礼。《世说新语.假谲》篇记载:“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另外,礼服的颜色是玄黑色和纁黄色的婚礼服。同时也有了闹洞房的习俗,但是起初的意思是为了驱邪。


中华传统汉代婚礼流程介绍
一、入场
礼者分站新人入场通道两边
司仪:韶华美眷,卿本佳人。值此新婚,宴请宾朋。云集而至,恭贺结鸾。吉时已到,请新郎入场。
新郎入场,司仪颂诗,正婚之礼,
赞曰:
昔开辟鸿蒙,物化阴阳。万物皆养,唯人其为灵长。盖儿女情长,书礼传扬。今成婚以礼,见信于宾。三牢而食,合卺共饮。天地为证,日月为名。
自今礼毕,别懵懂儿郎,营家室安康。荣光共度,患难同尝。愿关雎之声长颂,悠悠箫声龙凤呈祥。不离不弃一曲鸾凤求凰,同心同德不畏华岳仙掌。
比翼鸟,连理枝,夫妻蕙,并蒂莲。夫天地草木菁灵,可比真爱佳缘。高山之巍,皓月之辉,天长地久,山高水长。
新郎拜谢,司仪回礼。
司仪:迎新娘入堂。
新郎对新娘一揖,请她进门,新娘到正堂前。
司仪:迎新人上台
新婿又作揖,新妇请入
伴郎拿上红巾
二人用红巾相牵,缓缓上台
站好位置后,伴郎上前将红巾接下来拿走

二、行沃盥礼
司仪:新郎新娘行沃盥礼
新郎新娘坐于台中蒲团上。
伴郎端出盖有红盖巾的洗手盆,行至新郎新娘近前
伴娘上前掀去盖巾
司仪:请为新郎浇水盥洗,
伴娘上前接洗手盆,为新婿浇水盥洗,
司仪:请为新娘浇水盥洗
伴娘再接洗手盆,为新妇浇水盥洗,
伴郎将洗手盆拿下(下台准备同牢礼)
司仪:沃盥礼毕

三:行同牢礼
司仪:新郎新娘行同牢礼
伴郎伴娘先端几上台,置于新郎新娘中间
后端肉、碗、筷、酒壶、酒杯、卺,上台置于几上
伴郎伴娘从新人身后侧上前分肉至两个碗
伴郎伴娘将盛肉之碗于筷端于新人面前,回新人身后侧立
司仪:新人举箸食肉
食毕,伴郎伴娘将碗筷端于几盘之中
伴郎伴娘倒酒至两个酒杯
伴郎伴娘将酒杯端于新人面前,退于新人后
司仪:新人举杯饮酒
饮毕,伴郎伴娘将酒杯端于几盘之中
司仪:同牢礼毕

四:行合卺礼
司仪:新郎新娘行合卺礼
伴郎伴娘将酒倒于卺中,伴郎伴娘将卺递给新人,
司仪:新郎饮酒
新人饮一半酒,将卺递给伴郎伴娘
伴郎伴娘交换卺后,再将卺递给新人,
司仪:新娘饮酒
新人饮尽卺中酒,伴郎伴娘将酒具收至几盘之后,撤走几盘
司仪:合卺礼毕

五:行拜堂礼
司仪:新郎新娘行拜堂礼
伴郎伴娘搬6张椅子至台后左边,备蒲团
司仪:拜天地,拜——兴——
伴郎伴娘备蒲团
司仪:拜尊长,拜——兴——
伴郎伴娘备蒲团
司仪:夫妻对拜,拜——兴——
伴郎伴娘备蒲团
司仪:答谢来宾,拜——兴——
伴郎伴娘备蒲团
司仪:拜堂礼毕,尊长入席

六:行结发礼
司仪:新郎新娘行结发礼
司仪:伴娘剪新娘头发一缕
司仪:伴郎剪新郎头发一缕
司仪:新郎新娘将头发置于同心锁,
司仪:上锁
司仪:结发礼毕


三、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极盛的一个时代,无论从服装还是人的观念上来看都更为开放,婚礼习俗方面比前朝有简略的趋势,但是仍然遵从沿袭下来的制度,大体上婚礼包括六个步骤,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称“六礼”。

唐纳征纳之物有合欢、嘉禾、阿胶、九子蒲、朱苇、双石、绵絮、长命缕、干漆等,各有不同的寓意。新娘到了新郎家后,父母以下的人都要从小门出去,再从大门回来,其意是要踏新娘的足迹。在唐代,新妇不仅要拜公婆和丈夫的尊长,而且还要拜观礼的宾客,称为“拜客”。也有闹洞房的习俗,唐代称之为“戏妇”,然后新婚夫妻进入新房(新郎是倒着走进新房的)共饮合欢酒,后世称“交杯酒”。  新娘在亲迎过程中都会使用遮盖物,或帷帽,或皂罗,或扇子,统称为“盖头”。唐代妇女结婚常用纨扇和折扇两种,故洞房定情,古语美称为“却扇”。“钗钿礼衣”这个词算是唐朝婚服的最好阐释,华丽精致是主调,色调方面呈现男服绯红,女服青绿。

唐制婚礼服融合了先前的庄重神圣和后世的热烈喜庆,男服绯红,女服青绿。钗钿礼服是晚唐时期宫廷命妇的礼服,身穿长袖衫长裙,披帛,在花钗大袖襦裙或连裳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层数繁多,穿着的时候层层叠压着,然后在外面穿上宽大的广袖上衣。唐朝之后,这种繁复的婚礼服饰有所简化,成为一般意义上的花钗大袖衫。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出现了“假服”,即当时贵族子孙迎娶可以使用冕服或者弁服,官员的女儿出嫁可以穿用母亲的身份等级相符的命妇服,平民结婚也可穿绛红色的礼服。


四、宋朝的婚礼在唐朝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新的习俗,由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在议婚时,开始出现了相媳妇和通资财的做法。相媳妇就是相亲,由男女双方约定一个日期,双方见面,如果相中就在女子的发髻上插上金钗,成称为“插钗”,如果不中意,则要送上彩缎,称为“压惊”  迎亲时,新郎领着花车或花轿来到女家,花轿迎亲由此开始。新娘上轿后还有讨吉利钱要喜酒吃的习俗。来到男方的家门口,新娘下来,有“撒谷豆”求吉利的做法。新娘入堂后又有“拜堂”活动。新婚夫妇手牵“同心结”,宋代称为“牵巾”。新人牵巾先拜天地、祖先,然后进入洞房,夫妻交拜。交拜后新人坐于床上,行“撒帐”、“合髻”之仪。合髻就是新婚夫妇各剪一缕头发,结成同心结的样子,作为婚礼的信物。此后还有除花、却扇的仪式,直到灭烛为止。在灭烛的这一段时间里,前来的宾客无论老幼都可以恶作剧,刁难新人,这就是我们现在“闹洞房”的前身。第二天早上,新婚夫妇拜过公婆,婚礼才算结束。

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2、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3、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4、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 6、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7、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 8、礼车: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



五、由于元朝是一个少数民族掌权中国的时代,统治阶层出身广阔的蒙古草原,婚礼当然也就不可避免的拥有了这个少数民族的某些特性。总的来说,统治阶级也是延续了前朝既定的制度来进行管理的,“人伦之道,始于夫妇,夫妇之本,正自婚姻”这句话算是元代人对婚姻的看法,是中国婚姻观在元代的表现。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元代蒙古族形成的一夫一妻制度在这个时代也有一定的表现。由于民族宗教信仰等问题,汉人女子嫁少数民族的多,而汉人娶少数民族的少,蒙古贵族禁止与汉族通婚。


六、明朝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婚礼习俗方面也有了新的变化。凤冠霞帔和九品官服是明朝的标准婚服。方雇花轿,下午吹打弹唱至女方家抬新娘,女方家以“三道茶”招待。同时女方家中人要用镜子向花轿内上下前后照一遍。再点燃爆竹一小挂,置于轿内,谓之“搜轿”,以赶走轿内可能躲着的妖魔鬼怪。接着新娘换上新鞋,由喜娘携扶或由哥哥、弟弟背上轿。花轿出发时,燃放鞭爆,新郎头戴状元帽,身着龙凤大红袍,腰挎大红花迎娶新娘上轿。这个流程似乎就开始很眼熟了吧,古装电视剧里面的迎亲大都参照就是这个时代的婚礼。

明代至近代四百年间,平民男子迎娶妻子俗称“小登科”,可以穿九品官服的,青绿色的九品幞头官服,新娘则用凤冠霞帔。头戴凤冠,脸遮盖红盖头,上身内穿红娟衫,外套花红袍,脖子戴项圈天官锁,胸前挂照妖镜,肩披霞帔,再跨个子孙袋,手臂缠上定手银,下身穿红裙、红裤、红缎绣花鞋。这是一个典型的传统新娘造型。


七、清朝的婚礼大体上是明朝婚礼的沿袭,清朝政府在前期采取了很多比较开明的政策,所以民间许多前朝文化大都被保留下来,民间婚礼习俗大都和明朝时代一样。但是对于统治阶层就有不一样的地方。据清朝政府的规定:公、侯、伯成婚的纳采礼,缎衣五袭,缎衾褥三具,金约领一具,金簪王枝,金耳饰全副,一品官纳采礼,缎衣四袭,其余同侯伯;二、三品官纳采礼,缎衣三袭,缎衾褥二具,余与一晶官同,四品官以下至九晶官的纳采礼,缎衣二袭,缎衾褥一具,金约领一具,金耳饰全副。那么皇帝大婚,自然是不能算在其中的,过程之复杂度非比一般了。但是结婚当天要吹锣打鼓鞭炮声声八抬大轿以至于整条街都知道的习惯还是广为大众所支持赞同的,慢慢的就这么延续到现在,以至于我们一提起古代婚礼脑海中就浮现了凤冠霞帔,大红的颜色等等。不过用红色来代表喜事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也是婚礼需要展示的部分。

大喜之日 
结婚前夕 
祭拜:男方在婚礼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告知有婚事要举行。 
安庆礼:依八字、房屋座向……拜母床。 
结婚当天 
祭祖:男方出门迎娶前,应先祭祖。 
迎亲: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六的倍数最佳。 
燃炮:迎亲礼车应於途中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祝。 
食姐妹桌:新娘出发前要与家人一起吃饭,表示别离,大家要说吉祥话。 
请新郎:礼车至女家时,一男童持茶盘恭候新郎,新郎下车后予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家。 
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问好之后,应持捧花给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姐妹或好友应刻意阻扰,经新郎哀求后以九九九元红包礼成交,喻长长久久。 
盖头纱:新郎予捧花后,将新娘头纱放下并挽出大厅。 
拜别:新郎与新娘上香祭祖,新娘叩拜父母道别,新郎行鞠躬礼即可。 
出门:新娘由一福份高之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走,进入礼车。 
礼车:应悬挂一棵由根至叶的竹子,根上挂著萝卜,意有头有尾。礼车后方则有朱墨画的八卦竹饰。 
敬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生肖吉祥之男童持扇置于茶盘给新娘回赠红包礼。 
不说再见:当所有人要离开女方家时,绝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 
泼水:新娘上礼车后,女方家长将一碗清水、稻谷及白米撒向新娘,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掷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将扇子掷至窗外,谓弃坏性子;掷扇后应哭几声,且在礼车后盖竹筛象征繁荣。 
迎娶队伍以竹筛为先,青竹连根带叶,竹端系猪肉一片,防邪神白虎。 
燃炮:一路燃放礼炮,车抵男方家门时,家人应燃炮竹。 
摸橘子:由拿著两个橘子的小孩迎接新人,新娘轻摸橘子,并赠红包答礼。 
牵新娘:新娘下礼车时,由男方一福气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入厅。 

忌踩门槛:门槛代表门面,故新人应横跨门槛过去。 

新娘入厅后要跨过火盆踩碎瓦片。 

敬茶:将新娘介绍给家中长辈认识。 

拜天地: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相拜,送入洞房。 

进洞房:以竹筛覆床,桌上置铜镜压惊,新人共同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同心,并求日后生男。然后新郎掀开新娘面纱,合饮交杯酒、吃甜汤,象征早生贵子。 

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 

观礼喜宴: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 

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於门口端喜糖送客。 

吃茶:由男方已婚亲友喝新娘的甜茶说吉祥话并赠红包。 

闹洞房



西安雀之歌婚礼主持人培训学校信息整理,西安专业婚庆主持人培训学校,始于2006年西北地区最专业的婚庆司仪培训机构--雀之歌。

雀之歌地址:朱雀大街南段医学院站阳阳国际广场B座21楼 朱雀星传媒

朱雀大街南段青松路口十字西北角朱雀婚庆公司门店

雀之歌官网:www.quezhigeteam.com
雀之歌电话:029-62221170 400-601-8738

雀之歌微信:962127348 13891929289 雀之歌-臻秦臻艺主持 关来权

图标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