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盟故事 >不喜欢穿鞋的怪人艺术家丨爱丽丝·纱良·奥特 Alice Sara Ott

不喜欢穿鞋的怪人艺术家丨爱丽丝·纱良·奥特 Alice Sara Ott

发布时间:2022-05-21 02:39:29
作者:广州大剧院



爱丽丝•纱良•奥特,大概整个钢琴界就只有她保持常年不穿鞋登台演出的“奇怪习惯”。据说是因为她在一次演出中鞋子出了问题,来不及更换,于是干脆赤脚上台。之后她竟然感觉不错,就这样把这个习惯延续了下来,“赤脚弹琴”也成为了她的个人标记。有网友曾经问这样会不会不舒服,我跑到邻居家里用钢琴试了一下,感觉并没有什么不舒服。不过,我练咏春腿法的时候踹的不是木头就是石柱,大概就这么习惯了……



为什么不穿鞋

这个问题估计是所有采访爱丽丝•纱良•奥特的记者都会问的一个问题,她是这么回答的:


“有一次我开独奏会,独奏会上使用的是李斯特用过的一架琴。那天我穿着高跟鞋,但是当我上台的时候,我发现我没有办法好好地踩踏板,所以我干脆就把鞋子脱了,因为裙子很长所以观众们都看不见其实我没穿鞋子。我觉得光着脚其实真的挺舒服的啊,所以我就一直这么干了。”


我看的采访文本是来自一个名为“Time Out”的艺术门户网站为爱丽丝•纱良•奥特做的访问,记者的问题问得很巧妙,她不是问爱丽丝•纱良•奥特“你为啥总是光着脚弹琴”,而是问“你觉得作为一个女性钢琴家有什么好?”


爱丽丝•纱良•奥特回答:“当然是可以光着脚弹琴啊!”然后就把上面所说的原因叽里呱啦说了一通,最后来了一句:“男钢琴家想要光着脚弹琴就很难啦,你想想喔,他们脚以上的部位都穿着正正经经的燕尾服和西裤,但是脚上却没有穿鞋,这个画风真是好奇怪!不过说实话,其实也可以试试啦!”



谁是爱丽丝•纱良•奥特

有着日本血统的德国钢琴家爱丽丝•纱良•奥特(Alice Sara Ott)出生于1988年,她的母亲是日本钢琴家,父亲是德国工程师。爱丽丝四岁开始学习钢琴,七岁就在德国著名的“青年音乐”比赛得到首奖。接下来,欧洲各个重要钢琴比赛的颁奖台上,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除了在钢琴比赛佳绩频传,爱丽丝•纱良•奥特也是一个有个人独特见解的年轻音乐家,她从不拘限于古典音乐艺术,这位萌萌哒的钢琴家还是一位绘画和魔方高手。自拍和自己创作的画作是她社交平台的主题,至于魔方,则经常可以见到她拿在手上把玩,甚至排练的时候也带着。之前她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排练的时候,双腿盘坐在琴凳上弹琴,琴上放着个魔方。


爱丽丝•纱良•奥特的成名与很多钢琴家一样,来自于救场演出。在2010年11月,爱丽丝•纱良•奥特临时顶替郎朗在英国巴比肯中心登台,与伦敦交响乐团合作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那一次的演绎为当时年仅22岁的她赢来了太多好评,英国《卫报》称她的演奏“精彩绝伦,叹为观止,造就了一个又一个传奇。”这样的高度赞誉当然也让中国观众对这位新崛起的年轻钢琴家有了更多期待,也自然收获了一大班“粉丝。”


“她有能力将她的天才与自信、成熟和热忱激动人心地结合起来,使钢琴发出精致而动人的音响,整场音乐会令人愉悦。”——《芝加哥古典乐评》音乐会评论,2013年6月3日。


“爱丽丝•纱良•奥特轻松自如的演奏使每次播放她的专辑都成为令人激动的体验。”——伦敦Classic FM评《图画展览会》专辑,2013年1月28日。


与李斯特的传奇

李斯特的钢琴作品我认为当中的大部分作品是非常“男性化”的,除了李斯特对钢琴演奏技巧的推进(这意味着他的作品在技巧上是非常困难的),还有他的钢琴作品中对于宗教内容的思考。韩国作曲家白建宇在初到欧洲的时候以李斯特音乐的六面开了六场音乐会,每一场都有一个主题。当中除了“旅行”和“过去”是我认为较为温和之外,其他我都认为是“阳刚”的作品。这并不是带有歧视女性的意思,毕竟音乐本身是不分性别的,女性能弹好李斯特的也不在少数,当中最出名的恐怕就是玛塔•阿格里奇了。


先不说2010年为郎朗救场演出就是拿出了李斯特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其实在2007年她在慕尼黑就已经公开在独奏会上搬出李斯特的十二首超技练习曲了——我又想起贝尔曼在1976年那场“逆天”的米兰独奏会了。


而到了2009年她19岁刚签约DG的时候,又拿出了一张超技练习曲的录音室唱片。我在多年前听过,当时不觉得有什么,如今听来却觉得有种错乱感——明知这首作品是难到上天的,甚至闭着眼睛都能浮现出钢琴家双手在键盘上跨过无数八度、抑或快速翻飞;然而这张超技练习曲唱片听起来,先不论诠释和个性,第一感觉是“举重若轻”。


我不记得哪一位音乐家对我说过,当你把一首很难的作品演奏得听起来很容易的时候,说明你就成功了。那么按照这个标准,爱丽丝•纱良•奥特这张李斯特是成功的。很多钢琴家——尤其是男性钢琴家演奏的超技练习曲中,他们总能在钢琴上弄出庞大的音响,然而爱丽丝•纱良•奥特的演奏并不是在键盘上雷厉风行风滚浪涌,更多的是细腻的东西,以及对作品和声的深挖,让李斯特的超技练习曲听起来有种聆听肖邦或贝多芬的错觉。



从肖邦到超越肖邦

爱丽丝•纱良•奥特最早演绎肖邦的唱片是2010年发行的一张肖邦圆舞曲全集。肖邦写过十四首圆舞曲,其中有些是华丽的音乐会圆舞曲,有些则是以圆舞曲节奏为基础的音诗。肖邦圆舞曲一向以优美、高雅、华丽而著称,但由于节奏变化复杂,因而并不适于实际的舞蹈。在属于第二大类的抒情诗式的圆舞曲中,往往可以发现类似玛祖卡舞曲般的节奏,这是由于肖邦始终保持着浓厚的斯拉夫民族情调的缘故。


这张圆舞曲就像豆蔻年华少女一样,流露着趣味盎然和少女情怀。可是五年之后,突然就“变了样”。2015年3月,爱丽丝与冰岛作曲家奥拉维•阿尔纳德斯(ólafur Arnalds)的最新专辑《肖邦计划》(The Chopin Project)由Mercury Classics发行。专辑为肖邦主题,由奥拉维担纲录音制作,邀请爱丽丝演奏钢琴部分。二人对肖邦的重新演绎,选用钢琴结合环境声音、电子合成器、弦乐的方式,以19世纪的音乐素材结合21世纪的录音装置技术,呈现一个整体的听觉体验。



爱酱和熊本熊

很多人并不明白肖邦为什么要被改编,就如同不知道为什么自布索尼以后有这么多人争着去改编巴赫,而且改编的难度一个比一个高。实际上这些改编并不是无意义的,针对巴赫的改编是在不改变原作旋律的情况下探求钢琴演奏的极限和和声的排列。而对于肖邦的改编却要就事论事,如果是作为配器上的改编,则是为了修正肖邦在配器法上的缺陷或者是探求肖邦音乐在不同乐器上的不同表现;而对于肖邦音乐在钢琴上的改编,如戈多尔夫斯基的改编以及后来的肖邦音乐爵士化则是为了深化或者另辟蹊径地寻找肖邦音乐在键盘上的可能性,后者对此极为依赖,因为没有可能性,就没有即兴。而这两种改编最终也是殊途同归,那就是“对肖邦音乐和精神的再创造”。


这张《The Chopin Project》来说,却有种在宇宙边缘扩展空间的味道。奥拉维•阿尔纳德斯同样以肖邦元素作为原料,衍生出全新的音乐元素,同时也有原封不动地保留了肖邦的旧貌——专辑中就有《第三钢琴奏鸣曲》的广板。爱丽丝•纱良•奥特演奏这一段的时候真是琴技如其人,仿若粉拳嫩锤,充满少女心。专辑的大部分曲目都是基于肖邦的夜曲重构(为了区别与“改编”arrangement)的,给人带来一种静谧的美丽,但是这种美丽却又是灰色的、多愁善感的,这在某种方面也就回归到肖邦的本源了——一个潜藏在谱面之后的面色苍白的诗人。


※转自视听前线音响短评

2017新年演出季

魔鬼琴技X天使面孔 爱丽丝·纱良·奥特钢琴独奏音乐会

——爱丽丝带你漫游音乐奇境


演出时间:2017年1月12日(周四) 20:00

演出地点:歌剧厅

演出票价:80 180 280 380VIP

演出曲目:

格里格:抒情小品(选段)

格里格:叙事曲

-中场休息-

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


购票请戳“阅读原文”

图标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