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倔强的父爱和消逝的钢铁时代

倔强的父爱和消逝的钢铁时代

发布时间:2022-07-05 02:50:30
作者:恪心影阁



记得小时候,爸妈总会逼着自己学一些特长,书法、绘画、乐器,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投入特长班,学到最后也许还是什么都不会。


很多人的童年都有一台钢琴,那些年的G小调和C大调,是多少孩子午夜梦回的痛。


今天要说的这部电影,叫《钢的琴》。

导演张猛,也许大家对他不熟悉,他是赵本山的御用编剧,本山大叔下来之后,他开始向电影业进军。也许是收工业时代影响很深,张猛导演对于失业工人的刻画让人心服口服,王千源在本片就扮演了一个失业工人,拿了东京影帝。


问题来了,钢琴当然都是钢的琴,有什么没什么与众不同,但这一台琴,纯纯粹粹是钢,而且是在废弃钢铁厂提炼出来的钢。


这台琴的背后是深沉的父爱和一个时代消逝的叹息。


01

第一部分:父亲的爱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有一批人消失在了历史上,在国企改革过后,东北很多老工业顺利破产,许多工人被迫下岗。


陈桂林就是千万人中的一个,下岗后,他组建了一支乐队,唱丧葬嫁娶,以此维持生计。

陈桂林的妻子受不了这种穷苦,离家出走,投入了假药商人的怀抱,并且回来与陈桂林争夺女儿的抚养权。

女儿很喜欢弹钢琴,家里没有,陈桂林就带着女儿晚上去学校练,但是学校老师投诉说这严重影响了她们的休息,没办法,这个方法破产了。


学校是不能去了,为了让女儿开心,陈桂林脑洞大开,徒手做了架钢琴,用纸壳子画了一个,女儿自然是不高兴了,她对陈桂林说,谁能给她一架钢琴,她就跟谁。

陈桂林没办法,只能去找人想办法。他挨家挨户把能借钱的人都走了一遍。

以前的朋友各自做起了别的营生,杀猪,


看门,配钥匙,甚至玩一毛钱的麻将都出老千,借钱看上去又破产了。


在一个狐朋狗友相聚的夜晚,一群人吃吃肉唱唱歌。


有人提出了偷钢琴,也许是酒精作用吧,一群人开着一辆装猪肉的车,载歌载舞踏上了偷钢琴之路。

可钢琴还没拿出操场,就被逮个正着,也许是失望,也许是酒精作用,绝望的陈桂林就着钢琴再操场弹了一曲。

偷不成钢琴,怎么办?陈桂林来到了前苏联人留中工人汪工家里,意外看到了一本制作钢琴的书。


陈桂林一拍脑袋,他们这群人不就是做这个的吗?立刻联络了曾经的工友,找到了一家废弃的钢铁厂,在大家载歌载舞的同时,造钢琴小队开始运作了。

去废弃的楼房找可以烧的木板,所有可以拿来提炼的废铁,他们就像回到了那个工业时代,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而且每个都是各中好手。

在陈桂林火热朝天造钢琴的同时,陈桂林的父亲在钢铁厂烟囱被爆破后也随着那个时代的象征一起去了,女儿和妈妈的关系越来越好。

陈桂林的情人淑娴早就看透了一切。


但陈桂林不服,他们已经被时代抛弃,他们还想在生活中留下痕迹,他跟前妻妥协了,女儿可以归她,但是钢琴还要继续造。

钢的琴终于造出来了。

这台倾尽了一个时代智慧的产物,在废弃的钢铁厂里弹奏了一曲《致爱丽丝》。


女儿其实一开始就做出了选择,就像时代也早就做出了选择。


02

第二部分:消逝的时代


如果见证过那个时代,我们一定会被那时候的轰轰烈烈惊叹,那是两代人的回忆和青春。


电影虽然表面是在讲陈桂林对于女儿的爱,但内核还是在讲述这群无处安放的工人,这个已经要消失在历史上的时代。


导演张猛是东北人,他亲身经历过这一切,他明白怎么着墨会让人感同身受。


钢铁厂的两个大烟囱就是一个象征,曾经,这两个烟囱做过无数贡献,制造出了无数的钢铁器皿,但在工业破落的现在,它成了没有用又碍事的存在。

烟囱就像陈桂林这些人,一身手艺却再无用武之地,只能任由时代冲洗。


他们努力的想留住烟囱,留住一点他们存在的痕迹,于是大家商量了很多烟囱改造的方法。

聚在一起开了很多大会,。


但烟囱或者说是他们这些人的结局,一开始导演就告诉我们了。


两个烟囱前有一场葬礼,这场葬礼是为谁的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们注定被淘汰。


但他们还是抗争,正如汪工所说:



汪工对钢厂烟囱的留恋,表达的又何尝不是工人们内心的叹息。



电影用一种更轻松、更荒诞的方式去讲述下岗工人的生活困境,像是一个工业城市的成人童话。这些下岗工人合力制造出来的与其说是一架钢琴,不如说是一个失落阶层重拾美好生活的梦想。


陈桂林尽了他的全力想要给女儿最好,他尽力了。他和他的工友想留住钢铁厂的烟囱,他们尽力了。


他们就像是溺水的人,拼命抓住一切可以救命的东西。时代的脚步终究还是太快,快到他们还没转身,就被狠狠甩在身后。


只有那台钢的琴,那曲《致爱丽丝》还在工厂上回荡。



03

第三部分:好电影的迷失


导演张猛制作这部电影的时候,由于经费不足,拍拍停停,最后还是由于女主角秦海璐当制片人,不收费用并且自己掏钱才拍出了这部片子。

尽管如此,片子上映后的反响也很平淡,总票房才六百多万。


但片子还是得到了肯定,男主角王千源凭借这部片子拿到了东京影帝,这个用心拍戏的男人终于得到了关注,后来的《绣春刀》《解救吾先生》都让他曾经的付出得到收获。


但是为什么好电影的反响这么低?


也许是因为片子太真实,受伤的人们不愿意去揭旧伤疤,也许是片子没有大牌,更没有流量小鲜肉。


无论是什么原因,钢的琴票房的迷失已是过去式,希望在未来,这类好电影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


不要让胡迁导演的事故重演,尊重每一位电影人,更要为好电影打电话。


最后,后台回复即可得到电影资源。






图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