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非主流的老爸陪娃学琴 完整篇

非主流的老爸陪娃学琴 完整篇

发布时间:2020-10-24 00:45:47
作者:飞飞停停

现在中国的娃是幸福还是不幸呢?成长的路上或多或少都要接触一些音乐的熏陶。


我们家的小朋友幼儿园中班的时候就开始学钢琴,学了大半年,奶奶几乎天天陪他去琴行联系,但是一直没有什么起色,弹不出什么好听的旋律,我听起来就像是在敲键盘。鉴于我和太太都是五音不全,我当时武断的做出了这孩子没有音乐细胞的判断。


时过境迁,上了二年级之后学校开始有合唱团的社团活动,小朋友主动报名,但是很快因为不守纪律被老师赶了出来,哈!小朋友倒是不折不挠,乘着三年级合唱团换老师的机会又主动请缨,再次加入了合唱团。这倒是一发不可收拾,有事没事就哼着歌儿,尤其是洗澡的时候,唱的可开心啦。


去年暑假,小朋友可能受到合唱团老师弹钢琴的影响,主动要求再学钢琴,我们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他重新学习。没想到这次让我刮目相看,进步神速,很快就能弹出动听的调调,上个月参加考试,顺利以良好的成绩通过三级。在上海10级满大街的环境下,这点成绩是微不足道的。我也从来没有指望把他培养成钢琴家,只是希望他能够培养自己的兴趣并且能够坚持下去。


我突然有了把这半年陪娃学琴的经历记录下来的想法,作为一份记录也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心得体会。


首先,我的核心观点是,小朋友学琴或者学其他技能,能不能学得好关键看家长。家长是要花不少的精力和时间的,而不是报个班就了事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家长其实是一份最难的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修炼。最近半年我参阅了不少书籍,比如《刻意练习》《最美的教育最简单》《高绩效教练》,尝试使用了书中的一些方法。虽然运用程度远没有达到尽善尽美,但是还是有一些成效的。


这次学琴是小朋友主动要学,而不是家长强迫。虽然之前小朋友也对着对那有兴趣,但是很多都是三分钟热度,学到一定的难度之后需要经历一个艰难的爬坡期的时候就退缩了。但是这次我采用了一些不同的方法,情况有一些改善。


  • 幼儿园学琴的时候请的老师是音乐学院的学生。虽然那位学生教的很认真,也很尽责,但是教育还是需要有一些技巧的,她在这方便明显经验不足。这次在家附近的一个琴行的老师,已经专业辅导学生很多年,在怎么教学上很有经验,效果好很多。

  • 小朋友学音乐真心不用太早。很多家长迷信莫扎特三岁学琴成为天才的故事,但是忽视了莫扎特的父亲全职的培养过莫扎特的哥哥姐姐的经历,这对普通的家长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家小朋友手小,心智也没有现在发育的这么好。我观察小朋友在大一些的时候学习的速度和效率是小时候的数倍,如果不是想让小朋友长大之后成为音乐家,真的没有必要太早开始学。

  • 学习任何技能在过了开始的新鲜劲之后,都是相对比较枯燥的。这时候保持兴趣是相当重要的。这时候家长要做好足够的后援工作,我举一些例子吧。

    • 我家小朋友练琴的时候,我尽量都坐在旁边静静的听。注意意不是一边看着手机或者看着电脑,而是放下所有事情坐在旁边用心的倾听。如果这时候保持正念,是能够听出来哪里弹得不对,哪里弹得好,哪里有进步的。切忌不能谈得不好就批评,弹错就打断,这会严重的打击积极性。要在表扬鼓励之后中肯的提出意见,倾听小朋友的看法,和他讨论怎么改进。如果家长自己都不能集中精力在弹琴这件事情上,又凭什么要求小朋友全神贯注呢?

    • 小朋友在练习的时候,多放一些这些曲子的标准演奏,让孩子知道理想情况是什么样子的。这等于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努力的目标。钢琴曲在网上和app里一般都能找到,不详细说了。我还下载了乐器架插件和数G大小的专业音色库,用来播放下载的乐谱。(此处略去三千字)

    • 我家小朋友在练习的时候会有很多新的想法。我的原则是只要和音乐相关的都支持。比如他想自己创作写谱,我就给他到网上去找各种写谱的软件。把入门的,中等的,和专业的都让他试一试(此处再略去三千字)。他用了之后选了一个中等难度的软件,自己研究怎么使用,我几乎没有花时间教他怎么用软件,只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解决一些问题,比如如何自动保存之类的。


写谱这件事情从功利主义的眼光来看其实是有些不务正业的,因为很耗费时间并且考试不考。但是从维持小朋友对学钢琴的兴趣上是大有裨益的。学钢琴和学任何技能的过程都是枯燥的,即使成人也很难做到长时间的坚持,如果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一些兴趣点就能和学钢琴相辅相成。


我发现自从我支持他写谱开始,小朋友在弹琴的时候经常会琢磨某些音的组合,并且问我好听不好听。当他觉得有些好听的音节的时候他就会自己弹几遍,陶醉在自己的创作里。


这个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是和练琴想通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练习技能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把行为固化到下意识的反应。举个通俗的例子:我们在刚刚学车和拿到驾照上路的时候,是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的。每做一个动作,踩油门、刹车、换挡、变道,都需要想一想。这时候是逻辑脑(也叫系统一)在主导,每个动作都需要思考和判断。开了若干年变成老司机之后,从家里开到单位我们甚至不怎么记得一路上是做了哪些动作开过来的。因为开车这个技能已经被固化到潜意识里,我们已经能下意识的用系统二自动驾驶了。


练琴我觉得也是类似的。比如说一位训练有素的钢琴演奏者看到一个谱子,在他的脑子里会映射到潜意识里的若干片段,哪怕是陌生的曲子也能很快上手弹奏出来,或是听到一段乐曲也能信手拈来。


所以学琴本质上就是培养小朋友把和钢琴及音乐相关的碎片都固化到潜意识里,把弹琴培养成下意识动作的过程。照着乐谱弹奏老师要求的乐曲是一种建立这种心理表征的方式,写谱是一种方式,哼唱也是。如果家长能够带着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小朋友们的各种想法,以维护小朋友的兴趣为根本出发点,学琴也可以是一个快乐的过程。


这是寒假里小朋友写的一小段谱子。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是非常的稚嫩的,有些杂乱和主题不突出。


但是小朋友非常的引以为豪,郑重的把乐谱打印出来带给学校里的同学和学琴的老师看。他从同学们羡慕的眼神中得到了鼓励和继续学琴的动力。当然要和小朋友指出炫耀是不对的,这本身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之后我帮助他把乐谱从软件中转成了音频格式,方便他在微信里分享。中国人有句古话总结得很好:敝帚自珍。他对乐谱创作这件事情还是非常有成就感的,当然这和他有时候过度自信的性格也有关系。这些点点滴滴都是他学琴的动力来源。


寒假的时候,我们看到妹妹的玩具里有致爱丽丝的乐曲很好听。于是我提议,试试看弹奏致爱丽丝怎么样。说到风就是雨,我们在网上下载了致爱丽丝的乐谱,小朋友认真的练习了几天,居然也有模有样的把第一小段弹奏下来了。寒假之后请钢琴老师指正了一些错误并且演示了弹奏技巧。老师也是很包容的,并没有因为这些额外的内容不悦,而是鼓励我们家小朋友,说他是爱音乐的小朋友。老师给我们的建议是不要心急去弹难度太高的曲子,先把基础打好,否则就是空中楼阁,都是花架子。


现在大部分小朋友学琴的模式大致就是《刻意练习》里推荐的模式。有一位合适的导师,所学内容的教学有相对成熟的体系,然后依照3F原则:Focus(专注), Feedback(反馈), Fix(修正)的循环。在家练习和上课是Focus的过程,老师上课主要教新的内容和检查作业,Feedback和Fix是上课的45分钟的重点。在家练习的Focus的过程是非常关键的,否则请再好的老师只靠每周45分钟的上课也是不可能学好任何一项技能的。这点更像是成人的学习模式,不是主要靠课堂学习,而是靠自己的练习和领悟。

还有一段插曲是在寒假我们一起玩了几盘怀旧系列的魂斗罗,超级玛丽的红白机模拟器。小朋友被魂斗罗里面激烈紧张的乐曲深深吸引,我们也找来乐谱想试一试,但是无奈小蝌蚪太多,超出小朋友的能力范围了。但是听一听也是很带劲的,小朋友凭着感觉也能弹几个其中简单的小节。每次听魂斗罗的乐曲小朋友都high得不得了。

学琴的过程中,对家长的一个挑战是成人的强烈控制欲,家长要尽量给小朋友自己一些选择的空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自由选择和溺爱放纵之间的度还是很难把握的。我是一个急性子的人,和小朋友相处过程中的自我情绪管理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情绪是会传播的,家长表现的急躁,不耐烦,甚至情绪失控,小朋友是家长的镜子,也不会有好的表现。这里可以参考尹建莉老师的书《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她的文字非常优美,深刻的见解娓娓道来,对我启发很大。


我也曾经试过每天记录练琴的时间,想统计每周每月练了多少时间,但是效果不理想。后来索性放手了,功课少就多练一会,功课多的时候两三天也没时间练,没有必要每天盯在小朋友的后面,反而会造成逆反情绪。学琴本身是为了陶冶身心,如果为了学琴搞得小朋友情绪不好,这就有些本末倒置了。我有时候会提醒小朋友练琴,但是从不强制。


练琴的时候长时间保持专注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需要消耗相当多的能量。每个人的能量槽长度不一,我家小朋友属于能量槽比较短的,需要经常停下来回血。如果迫于压力长时间练习,也会出现专注度下降,敷衍了事的情况。


这时候小朋友是会发现自我调节的方法的。我们家的小朋友的方法是天马行空的弹自己想弹的调调。他会完全不看谱,也不按照书上的弹,根据自己的感觉即兴编曲,或者弹几段他最喜欢的快节奏的小节。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体会,虽然经过家里小朋友审阅,但是肯定会有偏颇和遗漏之处,欢迎批评和指正。


最后,希望和学琴路上的爸爸妈妈们一起交流。欢迎转发转载,注明出处即可。

图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