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年轻人的天堂,老人儿童的“围剿场”?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叫故乡

年轻人的天堂,老人儿童的“围剿场”?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叫故乡

发布时间:2022-03-29 19:31:10
作者:爱丽丝与奇妙豆

“一想到那个老者与小马儿,祥子就把一切的希望都要放下,而想乐一天是一天吧,干吗成天际咬着牙跟自己过不去呢?!穷人的命,他似乎看明白了,是枣核儿两头尖:幼小的时候能不饿死,万幸;到老了能不饿死,很难。只有中间的一段,年轻力壮,不怕饥饱劳碌,还能象个人儿似的……”

——老舍《骆驼祥子》

 

故乡,总是让我们又爱又恨的地方。

爱她,是因为她的每一步成长,都让我感到无比自豪。

恨她,是因为在民生方面,多少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老人和小孩,都是绝对的弱势群体。

当同一个社会中的普通公民因年龄而被区别对待的时候,我们会意识到,弱势群体面临的处境是何等残酷。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社会上的隐性年龄/性别歧视也许并不自知,但它会慢慢渗透、折磨、瓦解我们,最终永远的改变我们的生命轨迹。

 

《骆驼祥子》里就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它讲述了一个年轻力壮的车夫祥子,从一个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发誓要凭借自身努力过上体面的生活的少年,到一而再再而三的被生活打击、被资本家剥削、最终变成从精神到肉体的全线堕落的猥琐中老年人的故事。

故事诚然是一个封建社会造成的悲剧。然而,故事中讲到的一些哲理是耐人寻味的。

比如,年轻的车夫祥子,在一个严寒的大雪天,见到一个老年车夫带着自己的小孙子车夫,顶着风雪出门卖苦力,却连填饱肚子都不可得之后,他意识到了自己早已注定的命运:

没有资本的普通人,人人都在贫困线下挣扎,没有几个有机会逃出生天。

当时的残酷社会,并不青睐有志气的勤劳人,只是不断吞噬着穷人的血肉和生命去养肥了富人。

婴幼儿和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的穷人病患,在封建时代简直不好算人。他们能为社会创造的价值约等于零,因此自动沉沦至最底层,永世不得超生。

年轻强壮的人,或许尚可靠卖力混口饭吃;穷困潦倒的老人和脆弱的孩子,则是毫无尊严、缺乏保障的,无非是和时间赛跑,挣扎着让死亡慢一点降临。

 

所幸,在我们的现代社会,骆驼祥子时代的悲剧不再重演。

大多数老年人和儿童,在我国已经可以过上贫困线上的生活,过得比从前舒适和有尊严。

不过,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我们国内可以改善的地方,还有很多。

今天就简单讲讲,国内孩子的育儿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什么父母会对城市生活中的“隐形杀手”视而不见?

为什么国内有为数不少的孩子,明明家里不穷,却被养得像瘦弱的“豆芽菜”,或者干脆被喂成不健康的虚胖?

为什么大家已经打心眼里接受“亚洲孩子的体质就是比不上老外”这种的设定?

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我们对儿童的福利不够重视,或者往错误的方向用力,而忽略了孩子真正需要的东西:

安全,与健康。

 

今天,我们就简单谈谈在公共设施和育儿道德方面,国内和北美国家相比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以及可以如何改善。

我的故乡是一座准一线城市,近十年来都在“满城挖”,风风火火的搞建设。今年三月回国,发现故乡的建设的确成果斐然:

地铁已修好了好几条线,人们出行的交通更方便和通畅了;

新建了一大拨流光溢彩的商圈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城市GDP持续增长,城市热闹繁荣,经济如火如荼。

 

然而,我也注意到,我的故乡在民生方面的改善,明显远逊于经济的发展。

在我回国的那两个星期,随意在大街上散步时,我就遇上了好几个惊险场景,全部都属于严重的育儿安全隐患,硬生生把我惊出了一身冷汗。

 

1. 幼儿在十几米高的天桥上摇摇晃晃的“荡秋千”

中国父母疼孩子是举世皆知的事实。然而,很诡异的是,有许多明显的儿童安全隐患,却并没有引起大家广泛的重视。

就拿最普通的“出行”来说,街道和天桥之类公共场所,几乎根本没有适合老弱病残出行的特殊通道。

对于还无法行走的婴幼儿来说,街道和天桥完全可以成为一不小心就夺命的“冷血杀手”。

上图是我的故乡某商业中心的一座天桥。天桥楼梯两边缺少缓坡和无障碍通道。此类公共设施的建设,只为健康的年轻人设计,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老弱病残的出行便利。

我在上图的天桥上,就看到了惊险一幕:

一位妈妈和一位阿姨一起,像抬轿子一般的端着婴儿车,摇摇晃晃的走下楼梯。不到两岁的孩子还懵懵懂懂的坐在车上,好奇的伸头看着外面,摇头晃脑的笑着。

我看到孩子竟连安全带都没扣,随着婴儿车前后左右摇晃,简直像在享受天桥“荡秋千”的感觉。

当事人根本没意识到孩子的处境有多危险:

两位女士若是谁不小心崴了脚,孩子就会被抛出婴儿车外,直接摔到天桥下。

即便没有发生意外,平时婴儿车的安全带也不该成为摆设。当孩子乘坐婴儿车时,一定要系上安全带,因为颠簸的道路会使推车不断摇晃,容易让孩子娇嫩的脊椎和头颈部受到损伤。

(当时只顾盯着看没拍照,两人大概是以这种姿态搬运婴儿车的)

我走在后面,一颗心一直悬着,直到那两位女士抬着孩子安全落地,才松了一口气。

那时我还在犹豫,是否应该上前去提醒她们一声呢,又担心人家嫌我多管闲事。

正在考虑期间,一位本地的大妈已经挺身而出,大嗓门的教育起孩子妈妈:

“这陡滴楼梯,莫能这样弄小伢咧?一哈子掉出来了,么办?下楼梯,要把伢抱倒,抱倒,晓不晓得?”

我不禁在心里给大妈点一百个赞。

 

建议:

我们不能将孩子的安全,仅寄希望于“侥幸”。

推着婴儿车上下楼梯时,请尽量使用升降电梯。如果条件不允许,请家长抱起小孩,再上台阶。

 

回到之前的问题,为什么国内那么多孩子弱得像“豆芽菜”?家长们照顾得无微不至,却对明显的安全隐患视而不见。归根结底,这类“抓小放大”的养育方式,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儿童的安全隐患实在太多,难怪有些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不是粗枝大叶的不闻不问,就是谨小慎微到不敢放手。

孩子没有得到充分的玩耍、跑跳、社交的机会,在城市之中也缺乏亲近大自然的体验。终于,好多孩子都缺乏锻炼,跑一跑就一身大汗,一出汗就感冒发烧。他们个个都养得弱不禁风、娇滴滴的,实在是整个时代城市化的“副作用”。

无论怎么样,我还是爱我的故乡,会耐心等待她变得更美、更宜居。

批评,也是为了让她有朝一日变得更好。

这也就是为什么,防微杜渐,为了人们的幸福感着想,从城市建设的细节开始,我们就要争取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相对比国内,加拿大人是怎样养育孩子的?我身为加拿大的儿童教师,最想给中国家长什么样的建议?

有兴趣的家长,欢迎关注我在知乎live上的在线课程,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加拿大幼师,最想给国内父母的育儿建议

https://www.zhihu.com/lives/955113669495881728

听众们的评价:

此课程已收到听众的五星好评,支持无限回放哦。

另外,参加过我live的,都可以加入我们的“北美-国内育儿交流群”,和各位国内外的精英家长共同成长~

课程内容长达98分钟(超值,仅需199毛),覆盖内容如下:

1. 加拿大的幼师的日常

1.1北美式育儿,究竟是怎样的

1.2 加拿大幼儿园理念的冲突:以玩为主,还是以学为主

1.3 加拿大的孩子,课余时间真的轻松吗

2. 加拿大的孩子和中国孩子最大的不同,体现在哪些方面

2.1北美儿童的个性教育

2.2北美父母的“60分育儿观

3. 加拿大华裔家庭的育儿观念

4. 身为在加拿大工作的儿童教师,我最想给国内父母哪些育儿建议

4.1模范与榜样:你是什么样的,孩子就是什么样的

4.2父母怎样在育儿过程中兼顾自己的需求

4.3聪明父母在管教孩子时,都会用到的沟通法则

4.4 孩子不听话,父母很焦虑,怎么办

4.5 怎样最大化激发孩子的潜能

5. 幼龄儿童的中英双语教学:做到哪几点,可以事半功倍

 

最后,打个小广告~

我接下来在4-22日的第二场在线课程live

幼教专业,如何低成本留学移民加拿大?

https://www.zhihu.com/lives/962283934922600448

 

愿意成为一名加拿大的儿童教师吗?

加国幼师的薪酬待遇如何?怎样通过幼儿教育专业走上留学移民之路?

雅思托福多少分,英语才够用?

如何迅速适应新环境,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

加拿大的华人幼师,职业前景如何?

毕业后怎样申请移民?

投身海内外的教育行业十余年,我对于通过幼儿教育留学移民加拿大有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通过此次live,我希望帮助有兴趣靠幼教专业留学移民加拿大的小伙伴们少走弯路,避免入坑。愿大家在加拿大的留学移民之路一路顺畅。

 

大家好,我是加拿大的儿童教师棉棉老师,坚持每周更新一篇原创的育儿文章,和大家分享我的工作趣闻、育儿经验和儿童故事,也会不定期更新我的原创童话。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AliceandMagicBeans,或知乎专栏爱丽丝与奇妙豆,实时接收我下一篇文章的推送。

为保护儿童隐私,所有儿童姓名均为化名,案例中的儿童特征也会经过适当处理再呈现。感谢理解。商业合作请在文章后留言,直接联系本人。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就劳烦大家动动手指,帮我点个赞或转发到朋友圈吧!

 




图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