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每天只练2小时!羽生结弦靠的不是天赋也不是1万小时

每天只练2小时!羽生结弦靠的不是天赋也不是1万小时

发布时间:2020-11-12 02:48:54
作者:华章心理

文 | 大白羊 经授权转载自“海豚原创”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冬奥会上,羽生结弦小哥哥真是圈粉无数。




23岁,66年来首位卫冕冬奥金牌的男子花滑选手。


羽生结弦小哥哥还是正儿八经的学霸,凭文化课成绩考入早稻田大学,专业为人类科学部人类情报科学。




教练披露的训练计划,羽生每天的上冰时间是2小时,每周12~14小时!


看看其他竞争对手的训练时间……


金博洋:一周26~28小时


宇野昌磨:一周30个小时


陈伟群:一周25小时


很多人喜欢用天才来解释羽生结弦,科学告诉我们这是“刻意练习”的结果。




01


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康拉迪杰出学者。他专注于研究各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如何获得杰出表现,以及“刻意练习”法则在其中的作用。


艾利克森博士是该领域世界顶级研究者之一,曾出版过这一主题的几部学术专著:《从平凡到卓越:前景与局限》、《通向卓越之路》、《剑桥专业特长与杰出表现指南》等。


只要遵循刻意练习的原则,无论你是孩子还是成年人,无论你是否有“天赋”,你的梦想都可能实现。


在任何行业或领域之中,最有效和最强大的那类练习,都通过充分利用人类的身体和大脑的适应能力,来逐步塑造和提升他们的技能。


作者区分了“天真的练习”和“有目的的练习”。


所谓“天真的练习”,基本上只是反复地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


书中大大驳斥了“1万个小时”理论,没有人承诺你练习满1万个小时,就可以成为专家。




回顾我们学习技能的方法。比如学习打网球:


买装备→_→花钱上课学习基本技能→_→和朋友打球→_→获取经验→_→击球越来越熟练,赢球概率越来越高→_→打球变成了一件愉悦的事情,打球的时候已经不用想太多。


你发现有一些弱点,不论怎么和朋友打球,这些弱点都会暴露出来,比如说用反手接带点旋转的球,总是接不到。但是没关系,这种球并不经常发生。


但每次碰到这种球,你总会以一模一样的方式漏接。


我们在生活中做的很多事情,只需要到达中等水平即可,比如烘焙香喷喷的饼干,弹出一曲《致爱丽丝》。


需要明白的是,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


很多在本行干了20年的医生、老师和司机,并不会比只干了5年的人更好。


刻意练习并非让你达到“足够好”,而是让你在某个领域或行业“出类拔萃”。



02


区别于“天真的练习”,立志于出类拔萃的人的练习,都应该有目的。


具有定义明确的目标


目标并非指向某些模糊的总体改进。


比如一个想减肥的人,提出目标“我要变瘦”,想学英语的人提出目标“流利英语”,最后的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


但是,把目标改为,


“在2个星期内,把跑步时间从20分钟提高到35分钟”;


“连续3个星期做10分钟的腰腹训练”;


“每天背诵20个单词”;


“1个星期背诵2篇英语文章”……


却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实现一系列微小的改变,最后将这些改变累积起来。


专注


要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反馈


练习过程的早期,大量的反馈来自导师或教练,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必须学会自己监测自己,自己发现错误,并做相应调整。


走出舒适区


不断尝试那些刚好超出当前能力范围的事情。需要人们付出最大限度的努力。


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这是一条基本的真理。


作者特别强调了专注和投入的重要性:


在较短时间投入100%努力来练习,比起在更长时间投入70%努力练习,效果更好。


再来看羽生结弦。


日本知名编舞宫本贤二曾经说过,羽生君在练习时的专注程度与众不同。


自己在给人编舞时,一般是一边构思一边教给选手,其他选手在等他编舞的时间里,或练习或休息态度都比较放松;


然而他给羽生君编舞时,编完一段想叫羽生君继续过来时,却因为羽生君练习得太过认真严肃、气场强大,反而有种不敢打扰他的感觉。


只要在练习,就是全世界最专注。


简单的标准来区分“刻意练习”和“天真的练习”是:


“如果你在练习中觉得放松、愉快,那么可能你没有进步。”



03


有目的的练习只是第一步,另一重要概念是“心理表征”。


1924年,俄罗斯国际象棋特级大师阿廖欣在纽约,以下盲棋的方式接受26位优秀国际象棋棋手的挑战。


26盘棋,832个棋子,以及棋盘上1664个方格,阿廖欣游刃有余地应付着。这次比赛超过了12个小时,阿廖欣最后取得赢得了17盘棋,输了5盘,和了4盘。


许多国际象棋大师都有下盲棋的技能,这在非专业人员里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




有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国际象棋大师究竟是怎么记住的。


研究发现,大师在记住棋盘上胡乱摆放的棋子的位置方面,并不比新手表现得更出色。


大师的记忆是取决于背景的,也就是说,只针对在那些正常棋局中出现的棋子位置进行记忆。


想提高记忆,国际象棋大师们通常会花无数个小时来“打谱”。心理学家估计,在一个棋手训练成国际象棋大师时,他大概已经存储研究了5万个“棋谱”。它们是有互相关联的,低水平构成一组,中等水平构成一组,高水平构成一组。


国际象棋大师和普通人相比,尽管看到的是同一个棋盘,理解却全然不同。




心理表征是一种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普通人看棒球比赛,只看到球在飞,人在动,有些人或者还能喊出这是个什么球,但是经过长期大量训练的优秀职业运动员,看到投球手的胳膊开始动,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知道这个球是快球、旋转球、还是曲线球,球会朝哪个方向飞。


这是杰出人物和其他人物区分开来的主要因素:他们经过年复一年的练习,已经改变了大脑中的神经回路,以创建高度专业化的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使人们能够监测在练习中和实际的工作中做得怎么样,表明了做某件事的正确方法,当然心理表征也是需要不断修正前行的。




澳大利亚两位心理学家曾对许多7~9岁的学习音乐的孩子进行研究。


有位演奏短号的女生,第一次演奏平均每分钟犯11个错误,但是第二次演奏时,犯的错误次数依然可以达到第一次同样错误的70%。


最优秀的学生,是位演奏萨克斯管的男生,第一次演奏时,平均每分钟只犯了1.4个错误,但是第二次演奏时,所犯错误只占第一次所犯错误的20%。


两位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学生之间的差别,最有可能取决于他们能多敏锐地察觉到自己所犯的错误,也就是说,他们对音乐作品的心理表征是多么有效。



最后,再来回顾刻意练习的基本原则:


行之有效的方法;

发生在舒适区之外;

目标;

专注;

反馈;

心理表征;

关注过去获得的技能的某些特定方面,致力于有针对性的提高。


最杰出的人,就是那些在各种“有目的”的练习中花了最多时间的人。


↓推荐阅读


↓“阅读原文”购买华章学习经典套系



华章心理读者群,欢迎来

华章心理
立足心理 · 服务大众


图标 相关新闻